当前位置: 主页 > 走进联合会 > 党建专栏 >

太行人民不容易,太行儿女了不起!——联合会赴河南、山西考察
日期:18-05-22

       太行山区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圣地。平型关大捷、黄崖洞保卫战、女英雄刘胡兰、狼牙山五壮士、农业学大寨、修建红旗渠等耳熟能详的革命事迹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一二九师在刘伯承、邓小平的领导和指挥下,创建了太行区(晋冀豫边区)。朱德、彭德怀、邓小平、刘伯承、徐向前、聂荣臻、杨尚昆、左权、罗瑞卿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运筹帷幄,一大批革命先烈在这片红色热土上浴血奋斗、共赴国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太行军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了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万众一心、敢于胜利、英勇斗争、无私奉献的太行精神。

        2017年9月,上海市各地在沪企业(商会)联合会名誉会长胡延照为团长,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胡雅龙为副团长的企业家考察团赴河南、山西等太行山区考察交流。考察团先后与河南省新乡县政府、河南省卫辉市政府、河南省焦作市政府、河南省修武县政府、山西省晋城市政府、山西省陵川县政府、山西省阳城县政府等交流,并参观了联合会副会长单位胜华电缆集团在新乡市的园区。

参观史来贺纪念馆

 

参观刘庄乡

 

        考察团首先参观了新乡县七里营乡刘庄村史来贺纪念馆。

        史来贺,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七里营镇刘庄村原党委书记。他与雷锋、焦裕禄、王进喜、钱学森并列,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誉为“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

        2009年4月3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视察刘庄,握着现任村党委书记史世领的手说:“你父亲的名字,我很熟悉,他的事迹我也很熟悉。一个50年代的老典型,不断地与时俱进,使我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要研究怎么做到的与时俱进。老支书的楷模作用,这次来看一看,我也是慕名已久,了却心愿啊!”

        在2013年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又做出重要批示:“史来贺的事迹和精神很感人。在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中,可集中宣传一批各类党员干部正面典型人物,使大家学有榜样,行有示范。”

 

 

参观京华公司展厅

 

        考察团还参观了新乡县小冀镇京华村河南省京华实业公司。

        河南省京华实业公司是集旅游、化工、商贸、教育、餐饮业等为一体多元化发展实业公司,公司前身是京华村一个贫穷的生产小队,72户不足300人的农民衣食无落,一穷二白。为了改变贫穷、落后、愚昧,在以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志华为首的领导下,携全体村民不懈努力,立足农业,发展工业,重点开发经营第三产业,瞄准市场、适时结构调整、滚动发展,经过近40年的磨砺、探索,现拥有固定资产7.5亿元。京华村人可享受集体吃粮、住房、学生就学、供暖、供水、矿泉疗养、老有所养等20多项福利待遇……一座新型的富裕的特色的“乡村都市”在这里诞生了。

与卫辉市有关同志合影

 

        考察团还前往卫辉市参观了比干庙。

        比干殷商末年沫邑人,姓子名干,官居少师,是我国历史上因进谏而遭剖心的亘古忠臣。周武王封比干为国神,北魏孝文帝因感念其忠心而建庙,唐太宗爰赠太师,谥忠烈公。是历代为官者的楷模,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比干主张“以德治国”,是中国德礼文化的先驱。周克殷武王感念比干忠烈,赐比干子坚公以林姓,是故比干为中华林姓之太始祖。民间尊称其为“文财神”。

        比干庙历代都由卫辉古城内官府维护。卫辉市委、市政府从1993年开始,每年举办比干诞辰纪念会,比干庙已成为海内外比干后裔祭谒的圣地。

 

与新乡县政府交流

 

        考察团还实地参观了辉县郭亮村。

        郭亮村隶属于河南省新乡市辉县沙窑乡。1972年,为让乡亲们能走下山,13位村民在申明信的带领下,卖掉山羊、山药,集资购买钢锤、钢锉。在无电力、无机械的状况下全凭手力,历时五年,硬是在绝壁中一锤一锤凿出2万6千立方米的一条高5米、宽4米,全长1300米的石洞——郭亮洞,于1977年5月1日通车。

 



与晋城市交流

参观锡崖沟村委会展厅

锡崖沟精神

锡崖沟筑路英雄

 

        考察团最后赴山西晋城市陵川县古郊乡锡崖沟村参观。

        走进锡崖沟村委会展厅,一幅幅沟里人开山筑路的艰辛照片让人震撼。被大山阻隔导致交通闭塞,锡崖沟人从1962年起开始向大山宣战,历时30年,两代人用原始的方法、简陋的工具,在村西悬崖峭壁上凿通了一条长7.5公里的“之”字形挂壁公路,开创了中国乡村筑路史上的奇迹,同时创造了一种坚韧不拔的“锡崖沟精神”。

        1984年6月22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一个几代人用血脉筋骨铸刻成的不朽丰碑----路》为题登载了锡崖沟村艰苦奋斗三十年,在悬崖峭壁上用钢钎炮锤和双手凿路的事迹,评论他们是“锡崖沟几十年艰苦奋斗的历史,就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奋发图强,排除万难,建设自己伟大祖国的缩影……”从而打造出了名震华夏的“锡崖沟精神”。

参观焦作韩庄村

与焦作市有关同志合影

 

        “战天斗地,脱贫致富,愚公移山,惠及子孙。太行人民不容易,太行儿女了不起!带头人很关键,联合会的企业家们,尤其是党员企业家,应该来看看,实地感受下太行精神,带领企业全新启航。”有感于史来贺、刘志华、申明信等新一代太行儿女的风采,联合会名誉会长胡延照动情地说道。在深化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更要谨记太行革命根据地的光辉业绩,发扬光大太行精神,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附:

1、史来贺:

在史来贺50年的村支部书记生涯中,16次进京参加国庆观礼,受到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当选中共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大代表,当选三、五、六、七、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其中五、六、七、八届担任全国人大常委。并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领导干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有重大贡献专家、全国科技先进工作者、全国植棉能手……

2、刘志华:

河南省京华实业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志华,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她从1971年底被选为生产小队长开始,带领群众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使昔日只有“四头瘦牛、三间破草房、一辆破马车,外债8000元”的京华村,发展成为拥有十多个经济实体、固定资产7.5亿元的河南省京华实业有限公司。她被誉为“女农民企业家”,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十大女杰、中国农村风云人物、全国兴村富民百佳领军人物等几十项荣誉称号。

时任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莅临京华公司视察。公司先后荣获“全国乡镇企业发展好对社会贡献大企业”“全国文明乡镇企业”“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单位”“全国乡镇企业系统先进企业”“农业部全国质量管理达标证书”“中国民俗文化村”“中国特色村基础教育示范村”“中国革命老区红色旅游示范村”等国家级荣誉称号,同时还被评为省“文明单位”“巾帼十优乡镇企业”等30多项荣誉。

3、锡崖沟:

由于四面环山,与世隔绝。该村北上仅有一条悬挂于峭壁上靠手援脚攀的人行道。致使祖祖辈辈锁在大山铸成的牢笼中,自给自足,自生自灭,吃尽了没路的苦头,世世代代被大山阻隔的锡崖沟人,立志要凿通一条通往外界的路。

1962年,锡崖沟村党支部率领群众向大山宣战,开始了漫长的筑路历程。

锡崖沟人艰苦凿路30载,作出了巨大牺牲,付出了昂贵代价。仅1982年至1991年10年间,义务投工10.7万个,动用土方15万方,石方7.5万方,耗资59.6万元。为了修路,2人不幸牺牲,5人身负重伤,1人终生残废。为了修路,集体卖掉、抵押了办公楼、仓库、山坡、树木、牛、羊、驴;村民倾尽了家产,花完了积蓄。

历经30年艰苦奋斗,锡崖沟村终于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一条7.5公里长的盘山公路,用鲜血和生命铸造了一座时代丰碑,谱写了一曲人与大自然抗争的英雄壮歌,堪称“当代愚公,人间奇迹。”

锡崖沟人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震撼了中华大地,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人民日报》评论称“锡崖沟人几十年艰苦奋斗的历史,就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奋发图强,排除万难,建设祖国的缩影。”

走出大山后,锡崖沟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开发水利资源,改良基本农田,发展林牧产业,开发旅游事业,为村级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锡崖沟人用鲜血和生命创造了一个奇迹,用思想和信念塑造了一种精神,给后人留下了一个个讲不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