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的快时尚界,最关键的数据也是最有力的武器,最为中国本土服饰品牌,上市三年,美特斯邦威着实不易,通往荣耀之路,布满荆棘:和制造业不同,在服饰、时尚、娱乐等行业,西方世界一直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和引领趋势的力量,至今依然;而且,国际服饰品牌大举进军中国、中国本土一众模仿者紧随其后、中国劳动力成本上涨、原材料价格不稳定等等客观险境一直存在···这就是美特斯邦威正在经历的。在这种背景下,上市三年,美特斯邦威能够跻身全球服饰品牌10强,只因美特斯邦威一直拥抱变化、破格创新。
世间万物于变化中孕育新生,于变化中成就无限可能。三年前,美邦服饰只是一只刚刚上市的新股,三年后,一个裁缝的鸿鹄之志成就了中国服饰的一面旗帜,“变则通、通则久”,变化创造机遇,正式美特斯邦威一路走来的传奇。
以敬畏之心去创新
对于这样一个创奇,周成建坦承实际上不如说是在深刻感受一次前所未有的心路历程。
周成建认为,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区别在于要学会更公开、公平、公正地去面对很多问题。非上市公司一切都是和自己内心打交道,左右都是自己一颗心,不存在与外部的公开、公平、公正。
他对上市以后要面对各方面发展做一些思考,做ME&CITY公司的倒是非常多的。从开始做ME&CITY起,利润效益在培育期,但在组织创新和队伍建设方面,还有在流程管理方面及产品创新方面,都有很大的积累,也别是在流动管理和产品创新方面带来了非常大的价值。从去年开始公司业绩有很大的变化,跟这个有很大的关系。
显然,在这个过程中,周成建掌握了如何找到精确的定位,做好自己一直强调的裁缝:过去自以为对裁缝很了解,通过ME&CITY这个案例,其实对裁缝还是不够了解。从新时代的裁缝和未来的裁缝理解是不够透彻的,这件事情让周成建更深层次的去了解,如何为企业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必须始终保持这种敬畏之心,始终保持开放,始终保持一种谦卑。最终创新力被进一步挖掘出来,使组织、流程、产品开发、终端管理方面不断得到进步。
周成建认为创新的效果从去年开始逐渐体现。2010年9、10月份,美特斯邦威的可比增长98%左右,当时公司做出一个乐观的战略就是第四季度保持可比百分之百增长。其实这个过程同时又带来了一个新的启发,就是在供应链管理方面,我们如何进一步升级和提高。在2007年之前有40%,2009年金融危机以后,很多工厂难以操作,那时候要全面准备好,把握好下一步的发展。要实现百分之百的增长,不能以季前增长为标准,要在季中不断找到创新。这是周成建在供应链创新方面很深的体会,在未来的一年两年,在供应链管理上肯定会有一个突飞猛进的变化,这个突飞猛进的变化对整个企业、内部运行及资产的质量等,都会发生巨大变化。
互联网时代的一切都在变化
周成建对互联网也是密切关注的,他认为中国目前是一个新社会的演变,从前几年讲电子商务,到最近讲的就是互联网社交,未来会是一个互联网时代,人会真正进入互联网的生活——互联网生活包括媒体、商务、社交和其它方面。在这个背景下,美特斯邦威不但要做电子商务,更要通过电子商务去思考。面对互联网社会、互联网生活背景下美特斯邦威怎么去做,这是要考虑的一件事情,也是整个消费心态发生变化。面对互联网时代,我们如何做到线上线下,如何做好传统、电子商务这两者高度的结合,同时要和人们的消费习惯、消费需求的变化吻合,这就是周成建在思考的问题。
他认为第一是供应链问题,供应链管理过去是传统裁缝,现在是互联网时代裁缝,怎样去整合供应链,这是很重要的问题。他总在尝试着用互联网时代的一种生活逻辑来思考美特斯邦威的供应产业链如何改变,如何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
其次,改革开放30来年,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生活观念改变了。过去大家都处在一个物质追求的阶段,消费者是物质追求,企业也是物质追求,现在从物质追求向品质追求升级了。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物质追求物质消费的习惯就是企业有一句话叫做只求最贵不求最好。这个消费习惯已经发生了变化。周成建认为中国特别是这两年消费者更倾向于甚至是大大地在提升消费观念,正处在从物质追求向品质追求消费习惯的转变阶段,适合不适合与性价比有关系,都在围绕这个方面在改变和调整。所有的改变会给美特斯邦威这种定位的企业带来的非常大的机会,再加上美特斯邦威自己也在改变。
那么从企业角度来说何为品质追求、物质追求呢?企业有没有真正的去思考内在的一些管理要求呢?周成建认为包括美特斯邦威在内都这样,三五年前根本没有竞争力,有竞争的时候不是速度问题,也不是规模问题,更多的是内部管理能力问题。这方面企业如何去深化,在过去三年里一直是周成建在思考的问题。
周成建的语气很自信:“让整个企业上下明白这个道理,逐步去推进和完善,整个企业的发展会得到很好的持续,这也就包括我自己,包括公司的全体人员,我们的信念不能变,还要持续,持续做好这个裁缝,要坚持做好这个裁缝——坚持是很重要的。”
周成建坦承,关于他的传奇,关于美特斯邦威的传奇,关于15年前,“坚持”是有驱动的,是为了实现前所未有的理想——但今天却完全不一样,“这个坚持,今天是基于一个上市公司、一个可以操纵几百亿资金的平台上的,因此,我们如何坚持,是否能够毫不犹豫的坚持,相信明天的明天确实是美好的,这才是一种真正的挑战。”
周成建认为这个坚持是一个量化,一个很严峻的比例,他个人认为美特斯邦威只做了10%,还有90%的空间需要进步,这个坚持是有价值的,是有意义的。第二个,你就算坚持了做这个行业,但是做法也要改,那就是管理模式的创新、管理流程的创新,这些是一个必然的问题。过去传统的裁缝,现在互联网裁缝,这种管理模式肯定要改,管理流程肯定要改,供应链管理也要改。
第三就是人才,从人才角度来说,周成建一直感到中国一直最不缺的就是人,他说:“中国不缺钱不缺人,有很多企业为什么说贷不到款,中小企业很困难,即将倒闭了,实际上这个问题取决于你有没有用钱的能力,钱对个人来说是一种消费,对企业来说是一种实现你梦想价值的一个工具。这个钱能否帮助你实现价值目标,或者你的目标是否符合这个价值逻辑,这个钱是否能产生价值,这是很重要的问题。如果你能产生价值,银行肯定给你钱;如果你产生不了价值,这个钱就没人给你,钱会越变越少。人也是这样的,我认为中国是不缺人的,缺的是用人的机制。”他说道。
周成建对企业的成长太熟悉了,他的观点是企业在规模小的时候还好,规模大到一定程度,“就像美特斯邦威到今天,盯住你的人很多——全世界优秀的企业都盯住你。我们中层以上的管理干部每天都可以接到10以上的猎头电话,所以我觉得我要对得住他们,从这方面我要去思考和分析,,不能让大家当活雷锋。面对新时代、新社会,互联网时代这样的发展,过去是传统模式的发展,面对这样的发展状态,你怎么样去建立补充人的能力,新的人补进来,和现有的团队怎么融合,这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把这些问题解决好才有一个可持续的发展。这几个方面我这几年思考的比较多,也是一直在做的。“
内心强大化解风险
这三年来,周陈建对美特斯邦威产品开发、管理流程、人才队伍建设、组织方面,包括业务模式的思考比较多,力求使自己保持一种创新的状态。另外一个就是通过这三年经历方方面面的挑战,对风险意识有了理解,他深有感慨地说“其实做企业家,用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脑子里只有机会没有风险,过去初级阶段是这样,面对今天白热化竞争的情况,我们必须要从各方面的风险去思考。我一直在讲一个道理,为什么2008年发生如此大的金融危机,因为那时候所有的人都是乐观派的,突然之间来了一个危机,大家措手不及。今天也有很多危机,为什么没有那时候凶猛呢?因为全世界都知道今天的状况没有比08年好到哪里去,因为全世界人都在思考,人是聪明的,是有智慧的,由于大家都在思考,可能这些危机就被化解了。做企业也是这样,必须要有足够的风险意识,风险才能避免,如果你没有任何的风险意识,这才是最大的风险。这么多年来做ME&CITY也好,去年百分之百增长也好,我们要有足够的危机意识思考,比如我们接下来做祺,我想我不会用ME&CITY这样去做,它很低调,很好地迁就市场,这样就叫做安全,很快就可以挣钱。“
周成建的风险意识越来越强,尽管过去十几年脑子里面就觉得没有风险,但是这几年来,他更多地进行风险要多与机会方面的思考,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通过360度的思考,即使是做任何创新,从创新点来说是很好的机会,但是这个机会捕捉到以后,是否会影响到其他事情都要考虑到。“这个就是自己一个很深的体会,从纯机会主义者现在变成一个强烈的风险意识者,这是我最近几年一个很大的变化和习惯。我觉得这样持续下去会有很好的增长点,有效的发展。”他说。
周成建风趣地说,“现在有这么多人关注我,有这么多人关注我,从我本人来说,再回到15年前去种田没关系,我老家还有地,但我不能对不住这么多关爱我、支持我的人,所以我必须要把自己全球裁缝的梦想实现,这不但是对我自己负责,我认为是对整个关爱我、热爱我,这么多消费者支持我,这么多社会力量力支持我,我一定要实现这个全球裁缝的梦想,这是我们这一代人也是我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人生最高境界是有足够强大内心历练,对社会有足够的敬畏,同时有足够的开放,始终是心走在事前面。最幸福的状态是,从企业家角度来讲,做一件自己热爱做的事情,既有商业价值,又有社会价值,那是最幸福的。”
四十不惑、怀疑与自信
自从公司上市以后,周成建要面对每一次的报表,面对公众的时候,开始触动你从原来无所谓的状态走到敬畏、考虑风险。他说,“一旦发现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状态,我就会去分析为什么没有做到,这里面有各种因素,去分析去思考,再去调整自己、思考自己。这件事情,你的商业价值在哪儿,社会价值在哪儿?我们为什么强调心要走在事前面,你想去做这件事的时候,你内心要有足够的准备,你去做这件事的个人价值是什么,市场价值是什么,企业的财富价值是什么?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了,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你方方面面的积累以及挫折、经验,让你慢慢觉悟,你应该要怎么做,到了这个年龄段会更明白。”
周成建反复强调的,这三年来所积累的巨大财富就是让他更加明白如何去跟着社会、时代和消费习惯变化,进而改变创新自己。“如果你只坚持,但模式流程没有创新,那也是没有用的,所以企业要不断的颠覆自己,要不断的创新。”
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周成建承认天天在“怀疑”自己,这种“怀疑”是为了更多地去思考,“要放在心里思考,用心去思考。如果只有在大脑思考,那很容易做错事的,只有心是全方位去思考,是360度去思考。这样做一个完整的思考,你的决策就容易做对,你如果只是用脑袋去思考,整个事情容易做错。”
正如周成建一直认为是一个裁缝一样,他对自己的能力、企业的能力始终在做全方位的判断与思考,“其实中国的民营企业,特别是这批民营企业慢慢转型,到一定的阶段考虑适合自己又能有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事,我认为这个是很好的一个浙商的精神,这是真正的走向未来,让自己有更大的成就,对社会有很大的价值。”
周成建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明白该做什么,不该作什么,而自己只是热爱做裁缝。“我有一个梦想”,周成建笑着说《“要让我这个传统裁缝,变身为‘互联网裁缝’,这个梦想从现代商业史而言,也许带有革新意识,那就是,美特斯邦威要成为全球的裁缝,为全球的消费者提供新时尚的体验!”